第457章 男人(十)
作者:红-尘别梦      更新:2022-04-03 20:25      字数:3391
       白志向大家讲述了他们的故事,那声音是平静的,是低沉的,是压抑的,是感人肺腑的。

       原来四个女人,分别叫阿珍,阿玲,阿桃,阿梅。阿珍就是和白志在一起的女人,阿玲、阿桃和阿梅分别是和白军、白刚和白帅生活的女人。

       最先认识她们的是白志。

       原来春节之前他们没有讨到钱,春节之后,他们不仅没有拿到该得到的工资,有一段时间就连工棚也被老板派人给拆掉了。四个男人没有办法,四处游逛,到处找房子住。好心的人告诉他们,附近村庄里有不少人进了城,留着房子没人住,让他们到那里打听打听,说不定能租赁到最便宜的房子。也是他们的时运,竟然联系到了老两口,子女要接老人到城里去照顾,老人就以很低廉的价格把房子赁给了他们。

       不久他们被拖欠工资看似有了着落的第二天,也可能因为风刮日晒和心急火燎的原因吧,回到他们租住的房子后,白志就病得很重,口干舌燥,头疼欲裂,浑身酸软,不能吃饭。

       那天,早吃早饭,白军他们外出找活,白志就到厂区的药店看医生包药。走着走着,白志就觉得两眼发黑,头昏脑胀,四肢无力,实在走不动了,就想找个地方靠一靠,休息一下再走。恰好前面路边有一家工厂的厂房,白志就靠在厂房的墙根旁,可是他头晕得越来越厉害了,眼睛再也睁不开了,他竟陷入了昏迷。

       说来凑巧,阿珍是春节后出来找工作的,她一到这个地方,就被一家工厂录用了,暂且住在工厂的工棚里。那天她吃过早饭到外边办事后回厂子上班,在路上遇到已经陷入昏迷的白志。她开始时好奇,心想一个大老爷们大早晨就跑到这个地方晒太阳,也真是少见;但又一想谁这么无聊,没事吃饱了撑的还要晒太阳啊!她立刻就否定了自己开始的想法。于是阿珍来到白志的身边,关切地叫道:“这位大哥,你是怎么啦?”阿珍连叫了几遍,白志都没有醒来,她意识到问题的严重,对着白志连拍带叫,还是没有反应。阿珍慌了,又是拍胸口,又是掐人中,又是压太阳穴,也算功夫不负有心人吧,在阿珍心急如焚地舞弄下,白志终于渐渐地睁开了朦胧的眼睛。

       阿珍才吁了一口气,高兴地说道:“你病了,怎么不看看医生啊?却睡在这里,要不是我遇到了,那可咋办啊?”

       白志看到帮助自己的是一位将近四十的女人,瘦瘦的,高高的,齐耳短发,慢长脸,杏眼,细眉,高鼻梁,小嘴巴,尖下巴,看上去真的很可爱。感激地望着她。停了一会,白志才虚弱无力地说道:“谢谢你啊!我现在一点力气也没有,头晕得厉害!耳鸣,眼花,恶心,还光想呕吐。你能不能帮我想想办法,把弄到前面的药店,让医生给看看啊!”

       开始阿珍很为难,但总不能见死不救吧?阿珍看着身患重病比自己高一头还有余的白志,还是狠了狠心,咬了咬牙,让白志把一只胳膊放在自己的肩旁上,使出了全身的力气,半抱半拖着白志,踉踉跄跄,歪歪扭扭,歇了好几次,费劲九牛二虎之力,总算把白志送到了药店。像阿珍这样娇小的女人,把白志这样健壮体重的男人送到药店,可算做成了世上最沉重最艰难的事情,那时阿珍被累得通身是汗,脸色娇红,差点就虚脱了。

       幸好药店医生是位老中医,经多见广,医术高明。他懂得望闻问切之术。经过一番仔细检查后,他断言,白志是患了感冒和脑缺氧的病。老中医给白志打了吊水,最后又给他拿了一些西药,让白志吃吃看。而阿珍直到白志吊完水也没有离开。阿珍和白志素不相识,她竟然如此无私对他帮助和付出,让白志感动流下了眼泪。

       白志吊过水之后,已经大为好转,身上已经恢复了些许力气,但要一个人回到出租房恐怕相当困难。阿珍在一番踌躇之后,终于下定决心,把白志送回去。

       回到白志的出租屋,阿珍见白志举动艰难,就义无反顾地为白志在厨房里烧了开水,服侍他喝下。阿珍怕白志一个人没人照顾,心中不忍离开。就彻底放弃了一上午的上班时间,照顾白志。

       白志望着憨厚慈爱的阿珍,除了向她连声道谢之外,还问起了阿珍的身世和家世。

       阿珍的家住在一个三省交汇的最为偏僻的农村,用最俗不可耐的话来说,那叫做鸟不下蛋的地方。他们那里地处偏僻,人烟稀少,人们穷困潦倒,衣食无着。她有一个丈夫,有三个孩子,家庭负担沉重,地方上还经常地要这钱要那钱。三个孩子都在上学,他们也曾狠下心来,不让孩子上学了,可是十来岁的孩子不上学能做啥呢。更何况三个孩子一听说不让他们上学了,个个哭天抹地,整日不吃不喝。最后夫妻两人实在没有办法,丈夫狠狠心也出外打工,把家里交给阿珍。丈夫也是在一家建筑工地上干活,卸水泥、沙子、砖,和料子,拎泥兜子,风刮日晒,累死累活,每月才挣到几百元的工资,就这也得等到年终结算。丈夫不到五十,就已经像六十岁的人了。丈夫出外打工,一年只能回来一趟,每年旧历年年终回来,年没有过完,在年初几,就得和其他的人一同出去,夫妻二人苦不堪言。就这还不能顾住家。

       说道这里,阿珍面色平静地问白志:“你知道一个女人的苦吗?”

       躺在病床上的白志同情而怜惜地说道:“知道,我懂得!”

       阿珍笑了笑,说道:“你看我,和你说这没有用的东西干啥啊!”

       当时阿珍望了望白志,继续向白志讲述她的经历。

       阿珍耐不住自己苦守的寂寞,便把三个孩子交给公公婆婆,也随着同村的姐妹们来到这个地方打工,挣些钱,好补贴家用,至少可以让孩子们不至于失学吧!好歹在工厂了打工,见到的人多了,心情也逐渐好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阿珍说,她是在一家电子厂上班。当白志问起厂里待遇时,阿珍告诉他:“她们厂里的条件还算可以。厂里给工人搭建的有简易工棚可以住宿,虽说狭窄,几个人住一间;虽说冬冷夏热,但总算有了栖身的地方,咱出来就是受罪的,咋能想着享福呢!厂里有餐厅,价钱还算可以,一顿饭四五元钱,还能舍得消费!月工资刨除每月的开销,大概剩不到一千元吧!”阿珍补充道,“就这咱也知足了,要是不出来,就算是死,也不会有人给你一分钱的!”说着,阿珍哧哧地笑起来,白志被她的笑声所感染,不禁对她心生好感,一种异样的滋味在心头慢慢地滋生起来了。

       白军他们回来后,阿珍走了。

       第二天,细心的阿珍又抽出时间,前来探望白志。

       白志好了后,为了答谢阿珍,他瑟瑟索索地请阿珍吃了一碗面。就这样两个寂寞孤独而需要关爱的男女,就拉近了心灵的距离。闲暇时,阿珍就走来坐坐。时间久了,白军他们还经常对着他们俩个调笑打趣,推波助澜,最终他们走到了一起。在繁重苦累的打工间隙,在疲乏寂寞的时候,两个人互诉衷肠,互相关照,恩爱有加,让打工的生涯充满了欢快而浪漫的色彩。

       就在阿珍搬来和白志同住不久,陪着阿珍帮她搬东西的就是她同村的好姐妹——阿玲、阿桃和阿梅。她们三位和阿珍的背景差不多。一来二去,她们竟然对另外耽搁男人分别动了情。

       阿玲、阿桃和阿梅三个人高矮差不多,她们都比阿珍矮点。阿玲四十二岁,面皮属于中国人的大众脸色,圆脸,眼睛很大,鼻梁不算高,嘴巴偏大点,但五官搭配,显得很美,让每一个男人都会见到不忘的。

       阿桃也是四十多岁,皮肤较白些,瓜子脸,黑眼睛,浓眉毛,中鼻梁,大嘴巴,宽下颌,说不上丰乳,但绝对称得上肥臀了!

       阿梅也在四十多岁,身体胖胖的,可谓是蒲扇脸,浓眉大眼,晶莹明亮,炯炯有神;鼻子嘴巴,有种刀砍斧削的刚直豪爽,是那种英武不凡的女人的相貌,站在她们中间,可谓是气质超群,绰而不凡。

       有一天,三个女人陪着阿珍回来,恰好白军、白志和白刚都在,他们在一起说闲话时,阿梅提到:“你们这里的条件真好!”

       阿珍说:“要是好,干脆你们都搬来和我们一起住吧!”

       阿梅说:“就怕人家不同意!”说着,望向白军他们几个。

       白军他们被她们望得不好意思,说道:“要是不嫌弃,你们搬来就是!这里的房子有空闲!”

       就这样,阿玲、阿桃和阿梅搬来了。房主剩余的房子,三个女人住一间房,白志和阿珍一间,白志、白军和白刚各占一间。剩下一间闲房,他们用作了厨房。

       就这样四个男人和四个女人,生活在一个屋檐下,喝着同一个井里的水,有时同一个屋里做饭,还有时吃着一个锅里的饭,有时又在一起散心说笑,一来二去,没有情的也会自然生情的!假以时日,白军和阿玲,白刚和阿桃,白帅和阿梅,眉目传情,打得火热,可算上是如漆似胶啦!

       他们虽然生活在一起,除了生活上互相体贴照顾外,除了租房的钱是有四个男人掏付外,平时的生活费还是两人公摊的,各人所挣的工资还是各自的。按照阿珍她们所说的:“大家都有一家人,出来都是挣钱的,你们男人也不容易!我们不会要你们的钱!我们只图你们知冷知热,平时多体贴我们,给我们温暖和安全!让我们不再寂寞,有种家的感觉就行了!”

       这样的女人,作为男人你还能图她什么呢?爱就是这样说不清楚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