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四十三章 点到为止
作者:
一雨 更新:2022-03-23 09:01 字数:2008
秦铮心中颇有些感慨,只道是知人知面不知心。
“我也是命不好,跟前的丫头一个接一个的不懂事,如今看来,还是玉英好。”
看着她这幅样子,秦铮轻轻地笑,“早前坚持要将玉英放出去嫁人,如今后悔了?”
若要说起来,如今玉英也还是在苏婉纯身边伺候,只是不能像是从前一般日夜守着罢了。
难免是有空子要让旁人补上,这一补,便出了问题。
苏婉纯无奈,这种事情哪里能说什么悔不悔的?
“总不能因为我跟前缺人用,便误了玉英终身,她待我忠心,我自也不能负了她。”
“说什么负不负的,主子要下头人做什么,那都是理所应当的事儿。”
秦铮满脸的不以为然,他是从来不关心这个的,底下人用着顺手便用,不顺手便打发了出去。
虽是在偏院里养伤,可主子看重,主院的事情崔嬷嬷也有所耳闻。
作为主母,苏婉纯惩处下人,这没个说的,但这事儿闹得,也确实是让崔嬷嬷无奈。
在苏婉纯溜达过来找她说话的时候,崔嬷嬷感叹道:“跟菊月一水儿上来的四个丫头,她跟荷香都不顶用,如今只剩下春桃跟冬雪了,你是要先拉拔上来瞧瞧,还是另起丫头用?”
她们四个,是宫里送来,特地安置到主院的。
虽说秦铮未必有收用的心,但资历到底是跟寻常小丫鬟不同。
苏婉纯才进府时,对她们也比对旁的丫鬟更看重些,其中菊月跟荷香最出色,余下的两个,倒是没有闹出过什么事来。
如今菊月跟荷香一个接一个的被打发走,按例是当将另外两个提上来的,就怕苏婉纯对这一批人心里已经起了不满。
“原也没什么,你是做主子的,要用谁都是一句话的事儿,你若觉得都不好,再从外头买两个来使唤便是了。”
苏婉纯沉吟了一会儿,最后摆手,“罢了,另买的也不见得稳妥,我眼瞧着就要临盆了,再挑选使唤丫头也不方便,前些日子不是庄上送来了几个?我让玉英正瞧着呢,若有好的,提拔上来就是了。”
“这样也好。”
她心里有了章程,崔嬷嬷也不好再说。
“小世子跟前服侍的,可备好了?”
当初,刚得知苏婉纯有孕那会儿,崔嬷嬷便将要用的人手单子交给了苏婉纯手上,只等着挑人选。
可如今苏婉纯自己身边服侍的人尚且没有稳定,又哪里来的稳妥人手去伺候孩子?
“别的倒罢了,只乳母嬷嬷得细细挑选,娘娘可得留心。”
乳母是小孩子身边最亲近的下人,但凡找了个稍有不妥的,说不得就要酿成大祸。
可也不能找那太机灵的,没得教育了孩子亲近自个儿而疏忽了亲娘。
最好是底子干净,又为人老实的才好。
这样的人手可是难寻。
原本苏婉纯想着的是让玉英做乳母,如今倒是不合时宜了。
“这事儿我已经让王爷去留心了,乳母便罢,找个家世清白的便是,但我儿的教养嬷嬷却不能疏忽。”苏婉纯期盼的看向崔嬷嬷,“我年轻,在京里资历浅,认识的人也不多,不知崔嬷嬷那儿有没有个人选?”
猛然间如此一问,可着实是难为了崔嬷嬷了。
她虽能干,却也不是万能的。
原本苏婉纯便只是带着些想法随口一问,如今见崔嬷嬷面露难色,她也不勉强,只道:“我已在外头打听了,若实在不成,便再劳烦父皇一遭罢。”
“老奴倒却有个人选,我说来,娘娘思量?”
见苏婉纯颔首,崔嬷嬷这才道:“我有个老姐妹,比我早几年出宫的,家无儿女,只跟个侄子过活儿,她的脾气古怪,跟那侄儿有些合不来,正想着在京里找户人家,给少爷小姐做个妈妈,将来生老病死,也有个说头。”
听她说,这人选并无什么大问题,那为何要面露难色呢?
心里疑惑着,苏婉纯便问了出来。
“我那老姐妹,脾性实在是古怪,出宫之后找人家做活儿,不看金银财帛,只看是否合眼缘,若是瞧不上的人家,再高的聘金也是不许的。”
到底,还是得苏婉纯亲自去见一见,看是不是两厢合意才好。
只是前来做妈妈的,却要在主子跟前如此骄矜,未免是不妥。
正因她说话难听,脾气也臭,这才至今都没有找到主家。
若不然的话,就凭着是宫里出来的这一点,便足以让她找到不错的主家,拿着丰厚的月钱养老了。
苏婉纯理解的点了点头,倒是不在意这些的,“只要人好,办事稳妥周全,这也不打紧的,总是咱家聘请来的人手,又不是咱家下人,便是有些脾气也是应当。”
她不需要所有人都在跟前卑躬屈膝的做奴才,只要能正经办事的,就算撂脸子,苏婉纯也不当什么。
见着她这般,崔嬷嬷放了些心。
总不能介绍个人手,倒给从前的友人惹出祸端来才好。
虽早知道了苏婉纯脾性,可这事儿得了准话,才能让人安心。
“劳嬷嬷帮着带个话吧。”苏婉纯一锤定音。
“我伤着,不好挪动,便请她来府上说说话,还请娘娘别嫌弃才好。”
“自然。”
午时过后,崔嬷嬷派出去送信的人才走,王府里便浩浩荡荡的来了一大批赏赐。
这些日子苏婉纯接赏赐也接习惯了,跟宫里送赏的宫人也算是相熟,可这般声势浩大的赏赐,却还是第一回。
苏婉纯实在是摸不着头脑,只能去找送赏的宫人打听。
却见那公公笑着道:“这是陛下给王爷的东西,娘娘安心收下便是。”
总得有个由头吧。
不由分说的送来这么多东西,任凭是谁,心里都是不安的。
苏婉纯也是个俗人,爱财得很,但却也知道,这样的赏,不寻常。
那公公见此,便知道含糊不过去,“今儿王爷入宫,听李公公说,御书房有吵闹的动静。”
事关皇家,他也不敢多言,只能点到为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