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6章 公门深似海
作者:陋之堂主      更新:2022-03-23 09:01      字数:2195
       周笔英出门寻子,却不想在大牢里找到了。

       眼看周步瑶的手脚砸上了死镣,还被打得浑身是伤,把周笔英看得阵阵心疼。

       又听说儿子竟然被逼供画押,真把周笔英气得不轻。

       幸好马班头及时稳住了周笔英,这才没有在大牢里闹翻。

       他抓住马班头的双手:“马班头,马大哥,步瑶拜托你了,周家日后定有重谢。“

       马班头把周笔英送出牢门:“周老爷,我就不跟你走了,回去的路上小心些,这里我帮您照应着。“

       周笔英再三感谢,这才回转家门报信。

       送走了周笔英,马班头直接把赵三山拉到一边,低声喝问:“你是怎么回事?抓顶缸怎么抓到周家头上去了?”

       赵三山也一脸委屈:“这人是钱四水选中的,我们才抓了他。他也没说自己是周家公子啊,要不然我也不能这么对他。”

       “钱四水就是个傻冒,”马班头骂道:“你净跟这路人一块玩,早晚被他害死。”

       赵三山也慌了:“那这事咋办?人已经弄进来了,还给打成这样,要是较起真来,那可能得赔不少银子呢。”

       马班头说:“这种时候还在乎什么银子,赶紧先把事平了吧,县太爷那我去说。”

       赵三山摇摇头:“平不了了,这已经不是县太爷的事了,那死者是个大人物的朋友。”

       马班头心里一沉,忙问:“什么大人物,多大的人物?”

       赵三山答:“那人身边带着杜公的贴身侍卫腰牌,而且他已经见过周步瑶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马班头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:“怎么会搞出这么大的动静。”

       他回头看了看号房,左右权衡之下:“没办法,只能这么干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周步瑶见马班头冒头,顺势喊道:“那位马叔叔,您认识我爹吧,能不能给我口饭吃?”

       马班头顺口答应一声:“好嘞,我去给你买饭来,千万别饿着。”

       回过头来,马班头对赵三山说:“你在此地盯着,我去跟县太爷商量怎么把案子做死。”

       出门去买了些吃食给周步瑶送来,就是一些简简单单的烙饼。

       周步瑶接过东西,大口吃了起来,边吃边笑,身上的伤似乎也不碍事了:“马叔叔,您是个好人,烦您去跟我爹说一声,就说我还行,能坚持得住。”

       “哎。”马班头听了这话,心里忽然觉得有些发堵,他木讷地答应一声,再也不敢看周步瑶的眼睛,转身就离开了。

       回到县衙,马班头径直走到后堂,找到县太爷朱宏峰商议此事。

       朱宏峰已经睡下,被马班头叫起多有不悦:“老马,你也是衙门口的老人了,没事干嘛吵我睡觉?”

       马班头说:“朱大人呐,出大事了!今天下午抓的那个杀人凶犯,是周家的小公子。”

       “周家?”朱宏峰带着几分困意,迷瞪着眼问:“哪个周家?姓周的多了去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马班头看着这位县太爷,俨然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:“还能有哪个周家?他是周老的孙子,周步瑶。”

       “嗯?”朱宏峰这才算清醒:“啥?周老爷的孙子杀人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他压低了声调问:“被你们抓了顶缸了?你们抓谁不行怎么抓到周家头上了?”

       马班头说:“这是赵三山和钱四水办的,我也是刚知道。”

       “我早晚要被这俩人害死,下一个案子就拿他们顶缸!”朱宏峰恶狠狠地说。

       马班头凑近了说:“听说这里还牵涉到杜公的近侍,此事务须尽快解决。”

       朱宏峰琢磨了半天,被他想出一个办法:“有了,明天就抓紧时间把周步瑶开刀,请那位叶老爷现场监斩,先把案子做死,后面就随我们怎么说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商议已定,朱宏峰说:“你现在就去风来客栈……额算了,叶老爷这时候想是睡了,还是明早我亲自去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第二天一大早,朱宏峰还没醒,叶春安直接到县衙说话:“我已经在这里耽搁太久了,今天必须回府城跟杜公交差。人犯先押在你此地,等我过几日回来要亲眼看此人斩首。”

       简单交代完,叶春安就头也不回地走了,马班头根本来不及挽留。

       他急忙叫醒朱宏峰去追人,可叶春安走得急,现在哪里还追得到?

       朱宏峰问:“叶老爷走之前说什么了吗?”

       马班头答:“叶老爷很生气地说,这人敢杀牙记,实在是十恶不赦,过几天要回来亲眼看此人斩首。还要将案子公示八府,以儆效尤。”

       朱宏峰没有多少时间思考对策,周老已经带着全家人赶到县衙门口了。

       当班的阮班头过来回报:“老爷,周老一家求见老爷。”

       朱宏峰正被周步瑶的案子搞得头大,只能说:“就说我不在,先把人打发走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阮班头到没办法,只能去门口应付着。

       周家的人在衙门口等了一天,问了几十次,可得到的答案就是:“县太爷出去了,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。”

       一直等到了天黑也没有结果,周老只得带着一家人回家去了。

       第二天,任红昌说:“你们去县衙盯着吧,我想去大牢看看儿子。”

       周老说:“我陪你去大牢,顺便给步瑶买点好吃的,这孩子肯定受苦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周笔英点头道:“这样也好。你们去大牢,看完步瑶就回家,县衙那我跟老吴看着就行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二人到了县衙,问道:“阮班头,怎么今天还是你,马班头呢?”

       阮班头回答:“老马跟县太爷一起出去了,还没回来呢,就留我在这里顶班。”

       “哦。”寻人不见,周笔英怅然若失,走到县衙门口的茶棚,看着过往行人枯坐。

       周老和任红昌在街上买了许多荤素吃食,提着大包小包一起去大牢探望。

       到了大牢,周老直接拿出银子开路,可当班的宁牢头说什么也不放他们进去。

       周老无奈,只得厚着老脸说:“你难道不认识我吗?全县城的人哪个不给我几分薄面?”

       宁牢头无奈地摇摇头:“我知道您是周老爷子,在地面上是首屈一指的人物。按说您要探望什么人,哪里还需要花钱呀。可是县太爷说了,周小公子的案子太大,又有上命所差,所以不得探望。”

       三说五说,实在说不通,任红昌在牢门外嘤嘤地哭了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周老只得把路上买的食物递上去:“那请牢头帮我把这些东西送给步瑶,让他好好吃点。还有这些钱不多,给小弟兄们喝点茶,帮我照顾一下孙儿。”

       话说到这份上,宁牢头也不好再推辞,只得答应下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