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3章:论功行赏
作者:陋之堂主      更新:2022-05-18 14:00      字数:2288
       在军师李志眉的战略安排下,张辉瓒终于攻占了苏杭府,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。

       虽然没能抓住贾墨宏,可这依然是一场了不起的胜利。

       自此之后,江南的格局由三足鼎立变成了一强一弱,开启了新的时代。

       贾墨宏在两次失利中,损失了大量的精锐部队,元气大伤。

       而张辉瓒却掌握了财政最富裕、人口最密集的苏杭府、正杉府,其硬实力已经甩开贾氏一大截。

       昔日贾氏的金殿已经成了张辉瓒的宫闱,每日在这里理事,就好像上朝一般。

       就在这时,杜书贤统一了江北的消息也传了过来。

       张辉瓒羡慕地说:“这种方法近乎白捡,可惜这贾墨宏不识相,若是早早归降,我给他一个公侯之位,也省得我们劳军远涉。”

       李志眉出班提醒说:“将军,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另一个问题,杜书贤得到了丁锐的支持,实力已经大增。而江南的贾墨宏却还在跟我们对耗,这个阻碍必须尽早解决。”

       张辉瓒深以为然,问道:“依军师之见,我们该从哪里出兵才能给贾氏最沉痛的打击?”

       李志眉说:“我已派人查明,贾墨宏被打败后并未走远,目前还在青竹府,正在四处调兵,目前已经筹集了十五万,还有十万兵马正在路上,似乎有反扑的打算。”

       “反扑?”张辉瓒不屑地说:“全江南乃至全天下最富庶的半壁江山已经落入我手,我军气势如虹,哪里轮得到他反扑?”

       李志眉拱手道:“将军英明神武,贾墨宏那个伪帝自然是不足为虑。”

       听到“将军”二字,张辉瓒皱起眉头,脸色微变:“如今我气候已成,已经不是那个到处被人压一头的草头王,再称我为将军怕是不合适了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李志眉闻言大惊:“此虚名而已,将军千万不可执着于此,轻动称帝之念,哪怕只是称王,也还是太早。莫说贾氏妄自称帝,已经惹得天怒人怨,就算丁锐只顶了个‘东北王’的名头,结果不也还是被杜书贤收编了嘛。”

       张辉瓒拦住了李志眉的话:“这些我都明白,我还不打算称王称帝,我就打算像杜书贤一样,勉强称个‘公’字,这总还担得起吧?”

       李志眉总算松了口气,带着殿上文武众臣,恭敬地称呼了一声:“主公。”

       张辉瓒满意地点了点头:“好,所谓水涨船高,各位既然拥我为主,各位的地位自然也要上升些才是。”

       于是,张辉瓒开始给所有人挨个点名。

       武官系统中,张辉瓒自领大将军,张道全升任前将军、万江松升任右将军、樊海舟升任左将军、张道和升任后将军。

       其余诸将各有升迁。

       文官系统中,李志眉任宰相兼兵部尚书,钟岩升任吏部尚书、米泛升任户部尚书、迹部升任工部尚书、张世平升任吏部尚书、苏双升任刑部尚书。

       其余在班之人都有升迁,各地官吏各有封赏。

       武将系统的任命,每个人各凭资历与战功,大家都是服气的。

       可文官系统就不是这么回事了,除了李志眉的确实至名归之外,其他人的任命引得众人颇有微词。

       因为排在最前面的几个人都是商人,这些人一没有建言献策,二不能治国安邦,他们能获得这个职位全部是用钱堆出来的。

       比如说:那钟岩是盐商、米泛是粮商,这俩人原本就是顶有钱的大商人,曾经对张辉瓒资助颇多。

       当然,他们也利用自己的钱从张辉瓒那里换得了相当大的利益。

       尤其米泛更是此间老手,他曾经跟梅利兼勾结在一起,倾吞苏杭府的粮食,人为地造成了大规模的饥荒,饿死了许多人。

       后来被杜书贤联合孙宗教训了一顿,但是未伤及根本,后来又死灰复燃,仍是一方大财主,是个臭名昭著的家伙。

       至于那迹部,原本就是个贩布、卖估衣的,曾给张辉瓒捐过军服军被,仗着他的信任,最近还开始涉及铸造铠甲的生意。

       那张世平和苏双,一个是跑船的、一个是卖马的,最近摇身一变,竟然也开始做起军船和军马的生意来了。

       其他还有许多商人也占据了要职,江南各府的几大商会几乎都快要搬到金殿上去了。

       至于那些真正治理地方的官员,名次反而排在他们的后面,这就惹得很多人心生怨恨。

       可张辉瓒却说:“这个排名都是出自于我自己的内心评判,非常公允。大家平日的努力我当然能看到,各位以后还需要尽心努力,只要干得好,未来肯定还是升迁有望。”

       文官们虽有怨言,却谁都不敢直言,只能默默忍受。

       自此名单发布之后,东南八府都流传着一首童谣:“钟贩盐、米贩粮,米盐贩子饱私囊。贩布卖马和跑船,谁说不能入殿堂?小商小贩慎小微,犹恐犯法钱遭殃。富贾横行且无忌,驱奴使婢住大房。若是不曾把国某耀灭,假药骗子也要金殿拜君王!”

       封赏升迁之事已定,张辉瓒说:“众位卿家,贾墨宏占据西南,终是我们的心腹之患,大家认为应该如何解决?”

       小将张道和站出来说:“末将愿意提一旅之师前往青竹府,把贾墨宏的脑袋提过来。”

       张辉瓒赞许道:“张道和将军果然忠勇可嘉,哪位将军愿意和他同去?”

       张道全和万江松同时站出来:“我愿意跟张道和将军一起去。”

       张辉瓒当即点了这三人:“甚好,你三人需要多少兵马?”

       张道全启奏:“青竹府的兵力有十五万,我也需要十五万,则大事可成。”

       张辉瓒说:“所谓料敌从宽,十五万兵马或有不足之处,我给你二十五万。另外,踏浪营正好还在苏杭府,我把五万踏浪营一并拨给你。王朝将军听令,你部从现在开始听张道全将军统辖。”

       王朝领命。

       张道全、张道和回去之后开始整军,万江松负责调拨粮草,王朝则将踏浪营整备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到了出兵的日子,万江松带着粮草先行两日,张道全、张道和率军跟进。

       王朝会比其他人更麻烦一些,踏浪营需要沿着落英河逆流而上,进入大江之后再逆流向上,然后才能入青竹府作战。